东莞市益鸿文具有限公司

全国客户统一服务热线:

0769-89067200

Banner
首页 > 新闻 > 内容
新闻详情

印章的历史使用说明

编辑:东莞市益鸿文具有限公司时间:2022-12-05

  印章什么时候变大的?由于纸的发明,雕版的载体改变后,掌权者开始印章印刷,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印章材料选择范围的扩大,也给了篆刻家更多的创作空间。秦汉时期,印刷材料多为铜制,特别是精制的多为玉制,或有用的为金银制,等级不一。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寿山石绚烂美丽如绝美的容颜,青田石优雅纯净如君子之风,昌化石端庄稳重如老人的大度,巴林石钟灵美丽如美丽的冰肌。中国传统的印石具有天然的个性,令人愉悦的石头和精致的纽扣,共同滋养了篆刻。

  从那以后,印章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机构文书发展成为文人的印章?事实上,自隋唐以来,碑文往往隐藏在石缝的根部。文人擅长数字艺术,将藏族作者的名字改为题字,并在画上题诗,增添了文学气息,调整了画面的结构和布局。

  从元代开始,文人画正式确立,画家们真正将印章引入绘画创作,从而形成了中国画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特点。在当时的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或者说更多的是描绘自身的线条和色彩,也就是所谓的笔墨本身。笔墨可以有不依赖于表现对象(场景)的相对独立的美。它不仅形式美、结构美,而且能在这种形式和结构中传达人的主观精神境界、“神韵”和“意趣”。

  笔不如意,心枯。与此相适应,中国画的另一个独特现象——题画诗、刻在画上,从元画兴盛起来,直接与画面相匹配,相辅相成,相结合。这在唐、宋及外国都很少见。宋人写诗,一般不会让其过多侵占画面,怕影响对画面中自然景物的欣赏。作为一名创作者,

  一方面,书与画以同样的线条之美相互搭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字中明确表达的意思来提升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意。用书法和朱砂印章来补充画面已经成为中国艺术的独特传统。他们或平衡布局,或弥补松散,或增加氛围,或加强改造。红色的小印章为一幅水墨作品增添了冷静、独特和力量。既能起到说明话题的作用,又能丰富画面的意境和文学内涵,表达作者的感情和艺术理念,引起观众的共鸣。

202202251403375bb30198f6d3436da0fafe098793ed82


上一条: 古代印章常识

下一条: 印章的价值